重新定义纱厂

自动化条筒运输系统接管单调繁重的任务。

自动化条筒运输系统接管单调繁重的任务。

未来触手可及:2027年,立达全自动纱厂将变成现实 ——每10 000锭仅需3名挡车工。这意味着能以最低人 员成本实现最高效率。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正引领行 业变革,例如新型棉包和条筒运输系统以及全自动打 包生产线。

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、熟练工人的日益短缺以及 对产品可追溯性的要求越来越高,短纤纱厂面临着越 来越大的压力。当前的纺纱厂模式,在经济上已难以 为继。一场重大变革,势在必行。

全自动纺纱已成为现实

新一代的纱厂正在让未来变成现实——每10 000锭只需 3位熟练工人,每班可生产1.9吨纱线。这相当于过去 三分之二的人工操作转化为自动化作业。这不仅大幅 提升生产效能,更让整体纱线生产重获竞争优势。因 此,自动化不再是未来构想,而是实现行业结构调整 的必要前提。

分阶段实施

在新加坡的ITMA国际纺机展上,立达将展出新型自动 化解决方案,这些方案将为 2027 年及以后逐步实现全 自动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。借助以下产品组合,客户 当下即可提升生产效率:

  • 无人驾驶运输系统,实现棉包高效转运,
  • 无人驾驶运输系统,灵活转运各规格条筒,
  • 打包解决方案,包括蒸纱、码垛和贴标。

条筒运输系统实现显著改进,由于让机器接管了繁重 的任务,因此大幅减轻操作人员的压力。同 时,提高了整个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效率。从纱线卷 装打包到码垛和贴标,自动化打包生产线也树立了新 的标杆。它以高精度的全自动过程取代了大量人工操 作。这些新型自动化解决方案为纱厂启动全自动化生 产提供了可行性,并提高了全自动化在纱厂的接受 度。同时,它们为进一步的变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

Automatic can transport SERVOcan
立达纱厂全自动化,每10 000锭只需3位挡车工,每班可生产1.9吨纱线(基于:100%精梳棉,30英支,机织纱)。

2027年的愿景:全自动化生产流程

2027年将迎来纺织自动化的一个里程碑:全自动基准 生产线的揭幕。这一愿景将远远超越传统解决方案。 该生产线的核心为全自动综合生产流程,通过智能数 字网络系统来实现。自动化已在原料处理方面发挥了 作用:手动拆除棉包上的钢带是一个复杂且存在潜 在危险的过程,此过程已被机械手辅助解决方案所取 代。自动化流程的终点为:打包完成的纱线卷装出库 时,已满足直接发运的技术条件。

无缝衔接:自动化和数字化

数字化是实现自动化的前提条件。数字化平台 ESSENTIAL可确保自动化解决方案完全可控,并可以全 程追踪所有工序步骤。该平台可采集所有相关数据, 并实现数据的实时调用。这种透明度是一项决定性竞 争优势,尤其是在纺织产品的可追溯性方面。

前瞻性盈利投资分析

无论先进机械手、数字化网络和自主控制系统多么有 吸引力,最终核心问题均聚焦于:这笔投资,到底值 不值?答案很明确:值得!引进全自动系统不仅仅是 一个短期成本实验。这是对效率、质保和未来可行性 的战略投资。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,运营成本 (主要是人工成本、故障损失、物料浪费和停机时 间)所占的份额明显高于技术的初始投资成本。自动 化可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,确保质量可复现,并使 生产过程稳定且可预测,不受班次或场地的限制。当 前对自动化技术的投入,将为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奠定基础。

XS
SM
MD
LG
XLG